邕城遗珍揭秘"之三:顶蛳山遗址的史前文化

发表时间: 2022-02-11 10:38


  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南部的新新村一带,流传着一个美丽的古代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清水泉中有一条长达20里的巨龙,是周围村庄的保护神。后来,巨龙想进入河流、回归大海,就从清水泉飞到八尺江边,却因力气用尽,落在岸边动弹不得。附近村民为报巨龙多年护佑之恩,就通过打猎、捞螺来供养巨龙。多年以后,巨龙还是未能恢复神威入江归海,最后化为顶蛳山,依旧护佑这一方福地。如今顶蛳山上还能捡到像石头那样的螺壳和兽骨,就是当年巨龙餐后的废弃物,也蕴藏着神力呢。
  1997年4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南宁市博物馆,对顶蛳山遗址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考古发掘。傅宪国等执笔的《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的发掘》(见于《考古》杂志1998年第11期)记载,那次发掘的区域分别位于遗址的北部、东部和中部,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水生、陆生动物遗骸,由此揭开了源于百越水文化意识、民间龙崇拜的巨龙神话背后的真相,将南宁可考的文化遗存上推至距今10000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在邕江两岸生活的壮族先民,创造出灿烂夺目的顶蛳山文化、大石铲文化、陶器文化、殡葬文化等史前文化。依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中首次对以顶蛳山遗址第二和第三期为代表的、集中分布在南宁及其附近地区的南方淡水流域贝丘文化类型,提出统一的文化命名——“顶蛳山文化”,并得到学术界认可。
  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邕江两岸已发现顶蛳山遗址、灰窑田遗址、豹子头遗址、石船头遗址、那北咀遗址、天窝遗址等20多处贝丘遗址,如此密集的遗址分布令人惊叹。周梅清撰《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特点分析——以南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例》(见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8卷第5期)认为,南宁市不可移动文物的文化特点之一,就是贝丘遗址分布密集、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尤以1997年至1999年发掘的顶蛳山遗址最具代表性、文化内涵最丰富。
  顶蛳山遗址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广西目前保存最好、出土遗物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它以独特的肢解、屈肢葬俗,特征鲜明的出土遗物,层次清晰的文化发展序列,名扬国内外,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与西安半坡遗址相媲美,由此在考古学界享有“南有顶蛳山遗址,北有半坡遗址”的美誉。
  1997年至1999年对顶蛳山的历次考古发掘,共出土石器、骨器、蚌器等1000多件,陶器23件及大批陶片;发现墓葬331座,出土人体骨骼400多具;发现居住遗迹1处;还出土了一大批软体动物遗骸及牛、鹿、象、马等多种动物骨骼。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类比分析,顶蛳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四个时期,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远古先民文明进化的历程。
  1997年,顶蛳山遗址获评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西考古工作第一次获此殊荣。2001年,顶蛳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类型为古遗址。此外,顶蛳山文化是广西第一个以地名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已成为研究广西地区史前考古文化的标尺,让世人重新认识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构建起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了广西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对于广西在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研究史前时期广西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抢救性保护顶蛳山遗址,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市功能,促进南宁市开放合作、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从2016年开始,顶蛳山遗址的保护建设工作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2018年12月,顶蛳山考古遗址公园、顶蛳山遗址博物馆等文化项目顺利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顶蛳山遗址保护区占地面积约171000平方米,其中,顶蛳山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占地约152000平方米,包括遗址现场保护区、场景模拟展示区、遗址模拟展示区、滨江看台、公众考古体验区等,是一处以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兼具休闲观光功能的考古遗址展示区。
  位于南宁园博园西南面的顶蛳山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场馆占地面积为183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5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厅、综合服务台、多功能厅、公共休息区、观景平台等。该馆是南宁市一座集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文化设施,也是南宁市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又一重要展示平台,市民游客从中可了解到万年前南宁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
  顶蛳山遗址作为南宁市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与人文价值,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大众获取历史、科学知识的重要基地。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在2020年获评“南宁市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获评“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乌蛮滩伏波庙 名将千载今犹敬

伏波庙全景。(黄汝德 摄)

  “祠宇峨然镇水漪,勋名千载亦乘时。惊涛似抖苍龙剑,叠浪疑翻赤羽旗……”这是明朝刑部主事董传策诗作《伏波祠三首(其一)》中的名句。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徐祯卿所作《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曰:“乌蛮滩上烟水声,伏波庙前秋月明。夜半津人挽舟上,蛮歌偏动望乡情。”两首诗描述的是同一个江滩、同一处祠庙,却是两种景致、两种情境,完全不同的风情。这便是乌蛮滩伏波庙的神妙魅力。
  乌蛮滩伏波庙位于横州市云表镇六河村龙门塘屯西南的郁江北岸,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伐交趾、平定叛乱,并指挥军队在乌蛮滩疏河通航等功绩而建的一座古代祭祀性建筑遗存。马援忠诚耿直、心怀天下、卫国安邦,在奉旨南征期间,靖边平叛、筑城治水、辟拓交通、修渠灌溉、推广农具、起用越人、保留越律,全力造福一方百姓,从而进一步稳定和发展了骆越地区的郡县制统治,极大促进了汉越民族文化融合。
  历朝历代,朝野上下,均对马援尊崇有加。唐僖宗敕封马援为“昭灵王”,宋神宗又加封其为“忠显王”,元顺帝为其在王号上加敕“崇奉”二字。明太祖派遣使臣出使安南,还特地诏令使臣途经横州乌蛮滩时代表朝廷致祭。清光绪帝应广西巡抚马丕瑶之奏请,特赐乌蛮滩伏波庙御书“铜柱勋留”匾额。民间更是将马援神化为地方保护神,香火供奉,顶礼膜拜,渐渐在岭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而乌蛮滩伏波庙一直是其中一大热点。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撰《广东新语》“卷六·神语·伏波神”记载:“伏波神,为汉新息侯马援。侯有大功德于越,越人祀之于海康、徐闻,以侯治琼海也。又祀之于横州,以侯治乌蛮大滩也……伏波祠,广东、西,处处有之,而新息侯尤威灵。”马援在岭南地区广受祭祀的现象,当代学术界以“伏波信仰”名之。这是对马援鞠躬尽瘁、精忠报国、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可与褒扬。
  乌蛮滩,又名乌岩滩、大滩,此处青山、绿水、江滩、古庙互相映衬,自显风情,“乌蛮积翠”由此成为横州古八景之一。这一带水路流急礁多,令过往船只为之畏惧,先民乘舟过此,往往祈祷伏波将军显灵保其平安。清广西镇安府知府赵翼撰《檐曝杂记》“卷三·粤西滩峡”记载:“粤西滩与峡皆极险……横州大滩长三十里,舟行石缝中,稍不戒,辄齑粉,亦奇险也……有马伏波庙。”乌蛮滩还有一个民间较少有人提及的名称——“起敬滩”,为明南宁府知府王贞吉嫌“蛮”不雅,认为人人到此均应对马援肃然起敬,乃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月强行所改之名。今庙前有王贞吉题写的《起敬滩》碑刻,题曰:“此滩昔名‘乌蛮’,今更‘起敬’,往来士民请再勿呼旧名。”
  据民间传说,乌蛮滩伏波庙始建于东汉时期,但有文献(实物)可证的修缮、重建时间为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今存北宋《伏波庙记》残碑(背面为《敕牒》)可为佐证。根据《伏波庙记》残碑以及明徐弘祖著《徐霞客游记》缩写复述,可知北宋广南西路横州知州伍粹(一作“任粹”)在任期间,有感于原伏波庙陈旧残破、庙舍狭小,与伏波信仰在当地百姓中的巨大影响力极不相称,乃申报朝廷,动用帑藏,大兴土木,按正庙形制修缮重建,使得正殿、翼殿、后殿、廊庑等一应俱全,重焕光华。南宋时期曾名“威武庙”,至明清又称“伏波祠”。随着岁月流逝,伏波庙又几经沧桑,历代官府多次修缮重建。横州市乌蛮滩现存的伏波庙,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广西遗存的五座明代木构架建筑之一,也是两广一带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纪念马援的古建筑。
  如今的乌蛮滩伏波庙,坐北朝南,为三进两院式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钟鼓楼、牌坊、前殿、回廊、祭坛亭、正殿、后殿等,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其中,回廊与殿堂以小院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起到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的艺术效果。全庙为抬梁兼穿斗砖木结构,歇山兼硬山顶,裹垄瓦屋面。前殿屋顶为硬山顶,两山山花为砖砌博古饰以彩绘,雕刻精致。正脊为石湾陶塑,塑刻民间故事图案,繁华富丽,具有古代两广屋面处理的特色;回廊屋檐的女儿墙上,塑有寓意吉祥的彩色浮雕;正殿面阔五间,由四榀抬梁式木构架组成。屋顶为歇山顶。正脊甚高,为石湾陶瓷。殿内四周绘有道光时期的壁画;后殿面阔三间,两侧设耳房,屋顶为硬山顶。整座庙宇气势雄伟,布局严谨,雕梁画栋,是岭南建筑的典型代表。长联短额、名人题词琳琅满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94年7月,乌蛮滩伏波庙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横州一带,伏波将军马援的影响何其深远。如今,当地民众仍有每年农历四月十四自发地举行隆重的庙会以祭奠马援的传统民俗,相关的马援神话传说更是口口相传。史籍中并无马援生日的记载,而根据横州当地传说,农历四月十四即伏波将军诞辰日!每到这一天,当地民众和外地的伏波文化爱好者都会风雨无阻地赶赴伏波庙祭祀马援,并举办对山歌、师公戏、舞龙狮、土特产圩市等庙会活动,由此形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独具横州特色的伏波庙会景观,民间民俗文化在这里得以汇聚、展示、传承。2007年,伏波庙会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关乌蛮滩伏波庙的古诗甚多,明心学宗师王阳明、礼部尚书萧云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张佳胤、甘泉学派鼻祖湛若水、嘉靖甲子科广西乡试提调官方弘静、南宁府知府方瑜等名儒雅士均有题咏。广西提学佥事黄佐的“千载伏波祠宇在,汉朝何处有云台”更是入选大型断代诗歌总集《皇明诗选》的《横州伏波庙》中的名句。黄权才撰《横县伏波庙古代诗歌叙录》(见于《广西文史》杂志2013年第2期)收集辑录的有关古诗共52首,但据本报记者所知,今存的以乌蛮滩伏波庙为题材的古诗词其实远超此数。但愿出版界能集为一书,加以译注,惠泽读者。

娅怀洞遗址 洞中一眼数万年

娅怀洞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


  2014年,沉睡了数万年的娅怀洞遗址被考古专家发现并引来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该处史前洞穴遗址位于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隆安县文物管理所,于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间对该遗址进行了跨越三年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旧石器时代墓葬和人骨化石,以及距今16000年的稻属植硅体,出土文化遗物上万件。2018年1月和5月,隆安娅怀洞遗址分别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隆安娅怀洞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娅怀洞遗址总面积约110平方米,由前洞厅和内洞组成。发掘区域分为A、B、C、D四个部分,总揭露面积约50平方米,发掘深度近8米,其中文化堆积厚度约5米。该遗址堆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遗物众多,延续时间长,包含了新、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文化遗物主要为石制品、陶片、骨器、蚌器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种类丰富的自然遗存,如螺壳、蚌壳、鱼骨、龟鳖甲、大小哺乳动物遗骸及植物等。其中,石器总数达1万多件,分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大类,以打制石器为主,种类有石锤、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切割器等打制石制品和大石铲、石锛、穿孔石器等磨制石器。
  从遗址地层的叠压关系与出土遗物特征判断,娅怀洞遗址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第一至第三期为旧石器时代,年代在距今45000年至16000年;第四期为新石器时代,年代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
  有关专家认为,娅怀洞遗址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一、是岭南地区晚期旧石器文化中一种新的类型;二、填补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缺环,进一步完善了广西史前文化序列;三、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晚期早期现代人群的迁徙与交流,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埋葬习俗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四、发现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野生稻资源的证据;五、出土的细小石器组合不仅为学者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关系增添了新的资料,而且该遗址几万年连续的地层堆积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将成为研究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此类遗存的重要标尺。

●周边游小贴士

顶蛳山遗址博物馆
  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茶泉大道201-2号(南宁园博园西南面顶蛳山田园风光区内),建筑物依山而建,外形赋予贝螺文化元素,内部空间宛如螺蛳,形成台地式展厅空间,展区错落有致,环境优雅。馆内展厅面积约1300平方米,整个展览以文物展示为主,场景复原为辅,贯通古今,采用多种现代展览技术,展示顶蛳山远古先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乌蛮滩伏波庙
  位于南宁横州市云表镇六河村龙门塘屯西南的郁江北岸,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而建的一座古代祭祀性建筑。该庙依山傍水,庙后乌蛮山脉连绵起伏,古木深郁,远眺满目苍翠,浓荫覆地,令人流连忘返。
 
 娅怀洞遗址
  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距离隆安县城约13公里。该遗址为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生活居住的洞穴,这里山石嶙峋、植被郁葱,风景宜人。娅怀洞遗址东北面近1公里处是新石器时代大石铲遗存的代表性遗址——大龙潭遗址。东南面约1公里是右江,附近有天然水塘,前有平坦开阔地,自然环境优越。

乐游南宁小程序二维码

南宁旅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撰文:南宁日报记者 云亦云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