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砖茶:一段悠久的历史渊源

发表时间: 2016-07-11 12:09

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名茶。

茯砖茶产业在泾阳既是一个古老的,又是一个新兴的历史传统产业。泾阳成为南茶西运加工转运的集散地应该是始于汉,闻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时代。泾阳茯茶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年(1068年)。泾阳茯砖茶成名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兴盛于明清至民国时代。

泾阳商业发展历史源远。诗经云:“侵镐及方,至于泾阳”。从殷周时起,文化、经济、商务、生产均臻上乘,为关中名治。至于秦代,郑国渠开浚,农业生产日益发达,产品剩余交换最为频繁,集市起兴,商贸日趋繁荣。汉唐时代,农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古会、庙会起兴,促进商贸更加繁荣昌盛。

泾阳当时的古会就有十五个之多,以县城古二月会和永乐店冬至会规模最大,会期月余。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商贸日趋兴盛,茶叶已成为“丝绸之路”外贸三大产品之一(三个主要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岭南茶逐驶泾集散、转运。起初主要是四川一带的边茶,后又增加了湖南、湖北的湖茶。

到了宋代,商贸业又有了新的发展。集市起兴,(《易.系辞下》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泾阳县志》载,当时泾阳有集镇11个。县城还出现“至晓乃散”的夜市和日市俱出的早市。由于水运的便利,这时“湖茶”已上升为主导地位。泾阳茯茶这个时期渐渐在加工制作中出现。随着茶叶加工转运量的不断增大,也促进带动着相关产业发展[小加工厂、作坊、脚夫(运输)、堆垛坊(仓储库)、廊屋、客店]烟商、棉麻商、盐商、皮商、药材商相继诞生。《泾阳县志》载,当时大综商品主要是湖茶、兰菸(兰州水烟,也叫白条烟)、甘(甘肃)、宁(宁夏)、青(青海)毛皮、药材、盐类(食盐和硝盐)。此时泾河上有九个大渡口(码头),纤夫成群。泾阳县城中现还有的骆驼巷、麻布巷、堆垛场(红光坊)、四茗楼巷、粮集巷等,就是当年流传下来的。

当时茯茶西运靠驼驮马载,销售后,回来带的主要是兰菸、叭、宁、青毛皮、药材、香料、珠宝等;南茶北运泾阳后,回去主要带有在泾阳改制的兰州水烟和在泾阳加工好的皮货、中药材和泾阳产的硝盐及棉布。随着商贸发展,物品贸易量的不断增大,纸币——“交子”,也是在这以时期出现。据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有效改善了贸易当初的物物交换,及后来的金银硬通货币交易的不便,促进商业贸易大步发展繁荣。

明清民国时期,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进一步扩大,过泾茶叶量不断增大,茶叶西去运输问题突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增加运量,茶商设法改进茶叶包装,压缩茶叶体积,开始筑制砖茶,遂之诞生了“泾阳茯砖茶”。

这一时期也正是泾阳茯砖茶发展的鼎盛时代。同时也从茶商号中衍生出了许多专业商户。促进其他商贸流通业的兴盛。泾阳境域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商贾云集,一些大商富户争相开设商号、货栈、皮行、钱庄,街市两侧商号、门店林立,手工作坊遍地。《泾阳县志》载“清雍正年间,泾邑系商贾辐辏之区”。成为沟通南北货物集散加工转运之枢纽。此时,泾阳境域商号131家。其中经营茯砖茶的商户,门店有:天泰通、裕兴重、元顺店、积成店、昶胜店、泰和城、协信昌等达86家。每年每家平均办茶十五引票,共计一千五百引票(每引一票,每票八百封,每封5斤,后改为每封6斤)约300一500吨,分销西域、俄属各地。以天泰通、裕兴重、协信昌最为驰名。其牌号以“天秦通”为蒙套最信任。

据史料载,当时泾阳茯砖茶除销往西域各地外,已随“丝绸之路”远销俄国、西番、波斯等四十余国家。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时置泾阳县城及周边,茶行、茶庄、作坊、茶商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白天人潮如海,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好一派繁荣景象。

1873年前,茶商内部分为东西两柜。东柜为汉族,西柜为回族。到1873年后,陕甘总督左宗棠,改引为票后,有意扶持湖南人,泾阳增加了南柜(全系湖南人),如:乾益升、鼎裕隆等五、六家。 南柜乾益升一家请领茶票约是全部的一半之多,每年销茶达五、六百余票,每封茶官方规定价格为纹银一两七钱左右,每票合计价款银1260余两。是为泾阳茶商最盛时期。

与此同时,一些均以茶起家的富商大贾不但染指烟、皮、盐、布外,还竭力向外地及沿海一带发展。他们有的在三原、西安等地开设钱庄、货栈、商号。有的在四川、两湖(湖南、湖北)包租种植茶园。有的在兰州、青海、新疆、宁夏、蒙古、四川、云贵、武汉、西康、江淮流域一带设立庄栈,并在当地置产娶妻,来往两地,生活奢华。多以经营茶、烟、皮、盐、药材、丝绸、布匹、黄金等。安吴、大簸箕柏家等,一些大商户此时兴起。社树姚家还以雅安为中心,又设分号于缅甸、越南、印尼等地,并在上海,沙市,汉口一带开设口岸。泾阳谚语有“东刘西孟社树姚,不及王桥头一撮毛”;“吴家伙计天下走遍,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在这些富商大贾的影响下,泾阳商贸更加繁荣,当时能挂上号的商号、货栈、店铺达到260多家,随之经营方式也出现多样化。有“自东自掌”独家经营的;也有财东出资,掌柜的出人协办生意的“劳资”合营型;还有几户财东以资金多少,顶股合伙的“合股生意”。

同时也带动了南北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屈大康熙五年(1666年)参观泾阳县二月二日汉堤洞(今三渠镇雪河堤洞村)东岳庙会写道:“陕地繁华,以三原、泾阳为第一,其人多服贾吴中,故奢丽相慕交……妇女结束如三吴”。(屈大均《翁山文补》卷《宗周游记》)。

清末、民国时期,泾阳比较有名的“天泰”字号,总掌柜李奇周,商号遍布陕、甘、宁、川等地,并由单一的茶叶业拓展到京华、金银、布、粮、面粉加工等。单泾阳县城就开有:京货铺、金店、布店、银店、面粉加工厂、茶店、茶叶作坊等。各处专营茶叶的分号掌柜36人。泾阳县城设有四大商号:天泰通、天泰运、天泰全、天泰店,集经营加工于一体,用家缠万贯、骡马成群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民国后期,泾阳茯砖茶加工生产每况愈下,加之陇海铁路的开通,极大的改善了南北、东西物资的运输条件,茶叶逐渐转向由产地直接加工生产外运,过泾茶叶锐减,产量下降。解放之初,泾阳县成立了人民茯茶厂,生产茯砖茶,起初茶厂经营不错,后因原料全靠外进,国家计划经济限制较多,加之中央政府要求把加工生产转移到茶产地。湖南安化引进泾阳茯砖茶生产技术与1953年试制成功,黑毛茶到泾生产成本较安化高,生产逐渐减少,至1958年后基本停产,只有极少部分制茶人把传统工艺保留了下来。

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泾阳县试图恢复泾阳茯砖茶生产,成立机构,在县拖拉机修造厂利用场地开展试制生产。先用湖茶,后用陕南紫阳一带陕青秋老叶试制获得成功。发花均匀量大,茶色、茶质、茶味均上乘。销往西北各省,牧民群众均接受、认可。当时是集体大企业,因缺乏资金,加上管理不善,后倒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泾阳茯砖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机。在县科委、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和传承制茶人的技术支持下,泾阳茯砖茶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加工、储存工艺技术水平,使泾阳茯砖茶又一次以高品质的口感走进了人类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