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夷岩茶山场: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发表时间: 2024-03-27 09:24

武夷岩茶的韵味来不开武夷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它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岩茶品种,如大红袍、肉桂、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等,这些名字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传说故事和独特的品质。资深茶友在品鉴武夷岩茶时,会发现即使是同一种茶叶,在不同的山场的茶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风味。

以肉桂为例,这款茶在马头岩被亲切地称为“马肉”,而在牛栏坑则被称为“牛肉”,而到了九龙窠又被称为“龙肉”。这些别名,既体现了茶叶与山场的紧密联系,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品种和别名,许多茶客可能会感到困惑。别急,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武夷岩茶山场,探索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武夷山山场常以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山水景区面积虽然只有七十九平方公里,但其中的无数条溪涧错落有致,将这片土地划分成了无数的小生态。这些微小的生态环境,每一个都独具特色,不仅通过自然进化筛选适合的品种,对品种茶叶的生长和品质产生着深远影响。

土壤质地是山场选择中的关键。不同的土壤质地对茶叶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进而决定了茶叶的口感和品质。而武夷山的土壤,经过多年的自然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质地和微量元素分布,为岩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微域小环境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山场,其气候、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都有所不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山场时,茶农们会根据地形、地貌、生态、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茶叶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

根据这些综合考虑,目前,主要有两个山场区分方式:

一、按照茶区分类

武夷岩茶常被划分为正岩、半岩、州茶、高山茶、外山茶等大类,这些茶产于不同的茶区。

其中,正岩山场的茶叶品质最佳,正岩山场是指在九曲溪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其中以核心正岩——“三坑两涧”最为出名,即慧苑坑、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除了“三坑两涧”,武夷山正岩山场还有慧苑岩、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众多产区。这些地方的土壤也具有独特的特性,土层厚,富含钾、锰等微量元素,土壤酸度适中,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半岩山场在景区外的丘陵或半丘陵山地,同属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主产地为燕子窠、虎啸岩、青狮岩、莲花峰、弥陀岩等。这些地方,土壤成土母岩风化程度与正岩区相似,但夹有半风化母岩及石砾,为而半岩茶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虽然其生长环境相较于核心景区的正岩茶有所逊色,但正是这种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了而半岩茶别具一格的风味。

洲茶主要分布在非景区,如山丘地带、溪流两岸和公路两边的平地茶区。洲茶的主产地集中在武夷山的星村、九曲溪、黄柏溪、崇阳溪两岸。洲茶的生态环境特点是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大多为冲积土沙地,日照时间偏长。

高山茶主要产于武夷山境内的高海拔地区,主要产区包括吴三地、程墩、桐木、竹坑、四新、大岚前等。高山茶的生态环境独特,被誉为“高山云雾出好茶”。

最后,我们要谈谈外山茶。外山茶并非产于武夷山境内,更多是来源于周边的山头和地区。这种茶是虽然制作工艺与武夷山茶相似,但由于产地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几乎喝不出茶岩茶的“岩骨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