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名山的三茶统筹模式: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 2023-03-28 11:40

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3月27日,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在四川雅安名山举行。作为第十九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的配套活动,现场会探讨了“三茶统筹”,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这一重要问题。

作为四川重要茶区和我国最早进行人工种植茶的地方,名山发布了“三茶统筹”的名山模式,介绍了在“三茶统筹”上,名山的经验做法。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等专家学者,还和名山当地相关负责人、全国各地的茶商等饮茶对谈,从全国视野出发,阐述了中国茶产业现状、不足以及“三茶统筹”发力方向等问题。

三茶统筹·名山模式现场会

“三茶统筹”名山做法

要走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

会议现场,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推进小组组长,雅安市名山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倪林介绍了“三茶统筹”的名山做法。

倪林说,名山坚持茶文化挖掘、茶科技攻关、茶产业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文化赋魂、产业赋能、科技赋力的“三产融合”的发展新路,创造了中国茶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名山模式”。

简单而言即依托一座“世界茶文化圣山”,立足“五茶文化”内核,提升蒙顶山茶文化吸引力、影响力;依托一个“国家茶叶公园”,推动“五大行动”牵引,提高蒙顶山茶产业硬实力竞争力;依托一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坚持“五化建设”引领,不断增强蒙顶山茶科技支撑力驱动力。

具体来说,在茶文化方面,名山蒙顶山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进行人工种植茶的地方,当地聚焦茶祖、贡茶、禅茶、茶马、茶艺文化核心内涵,打造精品节目、出版蒙顶山茶文化丛书、培养了一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完成全国唯一遗存的“茶马互市”官衙茶马司遗址提升打造,建成全国第一个茶史博物馆。

名山举办的茶文化活动

同时,当地推进蒙顶山景区创建5A级景区,建设了茶文化体验中心,重塑薅茶、采茶、制茶、供茶、祭茶五大禅茶文化格局,举办各种大型研讨会、论坛,叫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品牌。而“蒙顶山茶”连续7年入围“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蝉联四川第一。蒙顶山茶也被亚欧多国和驻美大使馆官推,成功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在茶产业方面,名山围绕“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思路,实施基地提质、龙头培育、市场拓展、品牌提升、文旅融合“五大行动”,推动名山茶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当地不仅有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还培育了国家级龙头茶企1家、省级龙头茶企13家。其中,有3家茶企品牌入围中国茶企品牌价值百强榜。

同时,当地还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茶+美食”“茶+体育”“茶+康养”等业态,推动茶产业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结合,打开了茶旅融合的新局面。

在茶科技方面,名山推动茶树品种良种化、茶叶基地数字化、茶叶加工标准化、茶叶产品多元化、茶叶品质优质化“五化建设”,注重品质选育、标准建设和成果转化。建设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良种茶苗繁育基地。

同时,组织修订《蒙山茶》国家标准、《蒙顶山茶》《蒙顶甘露茶》等行业标准,成立专家大院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推进“深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茶树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成果应用转化。围绕绿、黑、黄、红“四大茶系”研制茶叶产品200余种,茶鲜叶清洗机等专利200余项全部转化为产品应用。

倪林说,未来名山要打造成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区,要走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

名山的茶园

六大茶类绿茶为主

茶叶出口仍有可为

现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首先谈到了茶的地位问题。他说,茶业是实施国家战略的特色产业。对此,他这样表述:“茶叶是二十一世纪最佳健康饮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茶叶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生态高效的绿色产业、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

刘仲华谈到,目前,我国六大类茶中,绿茶占绝对优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中国绿茶在六大茶类的结构比重都超过了83%。刘仲华认为,对国内市场而言,不管花茶、乌龙、普洱、红茶、黑茶等其它五大类茶如何发力,以名山为代表的绿茶主产区,仍可以将绿茶的发展高高举起。“虽然我们红茶、黑茶等也非常不错。”

尽管茶产业以国内循环为主,但在2022年,我国茶叶出口额仍超过了37万吨,出口总额近27亿美元。刘仲华说,虽然2022年我国主产茶省市茶产量已超318万吨,但出口的茶叶作为我国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茶叶出口受到影响,那么也将影响到国内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红茶是主导。而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2022年我国红茶出口量不过3.3万余吨。刘仲华说,在确保绿茶基本盘的情况下,其它五大类茶同步快速扩张,不仅可以改变绿茶在国内、国外市场“一枝独秀”的结构,也能使中国茶出口竞争力更强。

同时,刘仲华还谈到,这出口的三十多万吨茶中低端占多数。把中高端茶送入国际市场,中国茶产业出口的规模和效益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而这不仅仅需要科技,更需要文化融入与影响。

名山的茶交易市场(图据名山融媒)

刘仲华说,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已近5000万亩。而茶种植面积扩张背后,是茶产业正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四川茶种植面积增长为例,他提到,这是现代科技,是生态、有机、绿色理念下的增长。“四川推进标准化栽培,我们走进万亩茶园,让人感到振奋。”而在此背景下,2022年,四川茶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不过,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种植面积全国第三的四川,却在各省份出口数量、金额上,分别排第九和第十三。刘仲华说,如何在出口上进一步扩大,形成双驱动的市场格局,是四川茶产业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我们不能只有中高档,还要有中低档茶区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优化调整四川茶产业结构。”

此外,刘仲华还谈到茶产业存在的几个通病,如茶叶产销失衡矛盾正在凸显、茶叶生产劳动力成本攀升、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茶叶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