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茗茶:要元村的茶叶之旅

发表时间: 2021-01-28 15:59

天麻麻亮,一竹篮,一壶水,一草帽,茶园里早已是欢声笑语的,仿佛过了很久,红彤彤的太阳才映耀在采茶人的脸颊。春风迎送,万物待发,又到了一年一度赏美景、喝春茶的好时候,正所谓“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此时喝春茶不仅清目醒脑,还能修身养性,益处多多。这不,要元村的茶农们已经是笑开了花。

要元村位于大别山南麓海拔千米的舒城县山七镇,村里峰峦秀丽,林木葱茏。盛产茶叶茶油桑麻栗果,在这里,有大家熟知的“舒城小兰花”,对于茶叶来说,源头决定了品质的关键。始终坚持使用核心产区生态茶园的优质原叶,并坚持手工采摘、优中选优,从源头保障茶叶品质,从优越的地理位置来说,这也是决定小兰花口味鲜爽甘醇、香气馥郁的特点,我们来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舒城小兰花 —— 要元茶

小兰花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枚兰早花;二是采制是正直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除了摘茶,闲暇之时,村里小伙伴都会挖兰草,掏鸟蛋,摘茶桃果。在这里,你会切身体会,孩子的纯真,茶农的朴实。


要元茶,外形芽叶相连,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茶汤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成朵,呈嫩黄绿色。不但有原生的自然条件,还需要茶农的细心栽培,原生态茶叶的采摘是大部分人想象不到的艰险和辛苦,茶农需要跋山涉水,走过那些鲜为人知的山路,去到大山深处,采摘那些原生态好茶。原生态茶的茶树不打农药,也没有除草剂,虽然除草剂打草节约人工也节约了成本,可破坏了茶叶原有的品质,施用化肥增加产量,可同样口感不好,虽薄利多销可失去了茶本身的意义。所以选择原生态人工打草,野草腐肥,成本高产量低难卖,但茶园也始终坚持诚信坚持原生态,增加健康系数,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一看便知茶园的生态,也可知晓茶农采茶的辛苦。这也是世外茶园“要元茶”的特殊之处。


到了茶季,茶农必须在天蒙蒙亮出门,出门前须带足所需的水与粮食,在采茶过程,他们大多没时间回家休息,只是为了能在最好的时间采摘最好的茶青,茶农有句谚语:“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便成草”。繁忙茶季一天工作时长最短也需7-8小时,长者可以达到10小时以上,更别说在这过程中他们几乎都是站着的,或者一整天都在弯腰低头,一个好的原生态茶园背后总会有一个对原生态茶执着且热爱的茶农。


一杯好茶,从采摘到包装,每一步都是茶农的精工细作,从谷雨前后开园,一芽二、三叶制小兰花茶,一芽三、四叶制大兰花茶。采回的鲜叶晾干表面水后,及时付制,力求现采现制。杀青、初烘、等多道工序。用斜锅。炒茶的竹丝帚分大、中、小三种,大帚竹丝较粗硬,小帚竹丝较细软,竹丝和把柄各长尺余,径粗三、五寸,依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选用。 杀青温度,第一口锅底见微红,其余锅温依次下降。投叶量100~150克,不得超过250克。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回旋翻炒,抖散水汽,动作先慢后快。待叶质柔软时,改用“紧把”,将叶子旋入竹丝之间,起揉条作用。“紧把”和“松把”结合,叶子在竹丝帚内吞吐,即“紧把”揉、“松把”透。两种炒法巧妙结合起来,使叶子既搓卷成条,又保持翠绿色泽,香味鲜爽。另外,初烘与足烘:初烘温度高,投叶量少,足烘温度低,而投叶量多。边烘边翻,轻翻勤翻,防止断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后,摊凉拣剔后,进行足烘,足干后即装桶贮藏。

千百年来这方水土孕育了要元兰花茶,兰花茶也滋养了要元这方水土。生活在该村的人们总是充满感激,因为他们知道,所拥有的一切美好源自天地造化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