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核艺术:手工雕刻的传奇篇章

发表时间: 2020-12-18 18:25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 、人物,

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这篇载入中学生课本的明代古文《核舟记》可谓是脍炙人口,文中所描述的便是核雕。榄雕是雕刻的一种,是以橄榄核为原料的雕刻工艺

广州榄雕《核舟》

【历史悠久,工艺精巧】

明代僧人以榄雕船赠香客以示“普渡”,据传,明宣宗还亲自操刀雕刻,清代榄雕更是历年的贡品。

广州榄雕创于增城新塘镇,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是清代咸丰年间新塘老艺人湛谷生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花船,被称为雕刻之王。广州榄雕作品继承典雅秀丽、动静相宜、细腻精微的典型岭南派风格特色,已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榄雕雕刻

【老艺人·小故事】

湛谷生是广州增城人,书法文章俱佳。增城多乌榄,品质佳。湛谷生创作榄雕很讲究,一要坐在家中向东的窗户前雕刻,二要朝阳初升时雕刻,三过午不刻。雕刻之前,他先把榄核含在口中半晌,使榄核温润。雕刻时若有事暂停,他又把核放回口中,不乱放,不说话。

乌榄核

【原料贵重,制作复杂】

广州榄雕以盛产于增城大而坚硬、质地紧密、不易开裂的乌榄核为原料。增城自古盛产乌榄,有300多年的榄核原材料基地。据说乌榄树从种下到成材至少需要几十年,而从树上摘下来的榄核,要放上5年才可以用以雕刻,乌榄树年岁越久果核就越优质,用其雕刻的作品也越珍贵。

广州榄雕属立体微雕类,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小巧玲珑,精雅别致,令人叹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制作工艺包括勾样、锉坯、雕刻、刮滑、安木座(用于座件)5道程序,雕刻工具主要有毛锉刀、平锉刀、刮刀、平锥刀、尖锥刀、三角锥刀,半圆锥刀等。

广州榄雕工具

广州榄雕有座件、挂件、珠串等不同种类,传统座件多为人物造型,有观音、八仙、寿星、古代英雄乃至渔翁等广泛题材及大小不同的花色;珠串是把一个个小榄雕串在一起,多以神佛头像、瑞兽花果等为题材,有各式念珠、手串等花色;挂件是可供用精致细绳悬挂的榄雕,题材多为不同造型的吉祥物,有纨扇坠、衣带坠、绣袋坠等不同花色。1958年后,广州榄雕的花色品种增加到50多个,其中如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十二门花窗船和《梁山泊108将》等,造型和技艺均有新的突破。

广州榄雕《花舫船》

【坚守传统,世代相传】

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从事榄雕技艺已有四十多年,他首创了榄雕的镶嵌技术,突破了榄雕体积太小而不适于作为展示的局限性和乌榄形状的限制,使榄雕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中华世纪龙》、《通雕蟹笼》、《花舫船》等作品精巧细腻,富有表现力,艺术水平颇高。

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

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曾宪鹏也对榄雕有着独特的情怀与热爱,曾宪鹏与父亲不一样,他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他的榄雕作品会尝试将现代元素、动漫元素融合到榄雕设计中去,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

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

《广东印记》之“广州榄雕”,将带你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榄雕精品,感受广州榄雕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