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加量之谜:从8克到12.5克

发表时间: 2023-11-29 23:1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上周末,老黄约我喝茶。

他老是收茶,各种花里胡哨的稀奇古怪的茶,包括名字和茶叶,我都是在他这里听到和喝到的。

这次,这家伙扬言说要开一泡1200元的岩茶招待(炫耀)。

为了配得上这泡昂贵得令人咋舌的茶,喝茶的地方选择在了一家知名的岩茶品牌连锁店。

位于繁华地段,装修高级,两层楼,用环形楼梯连接。

据说这楼梯用料考究,占据了装修费用里的半数——李麻花遂在楼梯上走了好几趟。

包间的茶桌中间,摆着那泡1200元的茶,有人正举着手机各角度地拍,然后发朋友圈九宫格。

这种茶,好像也只能活在我们的朋友圈里。

我认真看了茶桌上的茶单,这泡茶排首位。

果然是老黄的风格,永远不对喝的,只喝贵的。

《2》

一时手痒,拍了几张发给武夷山胡歌,小炫一下。

小胡秒回信息,“这茶的定价过了限价红线吧?”

我回他,“你落伍了吧,人家这是擦线茶。一泡10克,一斤就是50泡,乘一下,刚好6万。”

隔了些时间,小胡才缓缓回了一个字,“妙!”

妙在何处?

盖因如果一泡茶包8.3克,那一斤是60泡,乘以1200,这一斤茶总价是72000元,超过6万的限价。

而把一泡茶加量到10克,既能维持一泡1200元的价格不变,还能稳稳地踩在限价令的红线上。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想想看,这样的价位,谁能一斤一斤地买?基本都是按泡买。

8.3克一泡卖1000元,并不超线,而包到10克,则可以卖到1200元,更是赚大了。

可别小看多出来的这200元,积少成多,不可估量。

肯定会有人来抬杠,说,茶叶加量了啊,起码一泡多了2克,成本增加了,人家虽多卖了,但也多出了成本。

此言差矣。

本身这茶卖到五位数,就已经属于高价茶了,利润空间是满满当当的。

就算一泡茶增加一两克的量,比起相应上涨的价格,些许成本便不值一提了。

所谓的“加量不加价”,也只是因为早已经赚回利润的缘故。

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的。

《3》

说起武夷岩茶的克重,也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大约是在六七年前,武夷岩茶的单泡克数,开始悄悄然在加量。

从8克,到8.3克,再到10克、甚至高达12.5克。

从一个人加量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跟风,最后全民跟进。

当时大家还算坦白,关于加量,会直言不讳,“有的茶山场不够或者采老了没做好,太不耐泡了,只能把茶量加上去,包到10克口感刚好。”

那么,一泡岩茶究竟包多少克才是个合适的量呢?

某次,村姑陈把同一款茶,拿了两只盖碗对冲。

一碗称8克,另一碗称10克,烧开了水进行冲泡对比。

之后,还尝试了几种不同火功、不同品种的岩茶,分别用8克和10克进行对冲。

结论是,有些茶天生带苦味,不适合包10克,喝起来简直跟吃了黄连一样。

而另一些茶工艺有缺陷,涩感、麻感粗砺,包成10克,喝下去舌头简直麻木得不是自己的了。

其实,卖货切忌盲目跟风。

茶叶包几克,不是跟着别人来的,得根据茶的特征来定。

有的茶包8.3克正好,有的茶味道淡,至少要包到9克才会有味,而有些茶势必要抓住老饕的味蕾,包成12克的“豪量”,才能实现目标。

而当下,限价令面前,包成10克的岩茶,似乎又多了几丝暗含的深意。

观察就会发现,那些知名品牌店里,价位排名前几位的岩茶,基本都是10克一泡,甚至有高达12.5克一泡、13克一泡的。

难道这些上了五位数的岩茶都是不耐泡的?

当然不尽然。

多包一些克重,就能多卖一些茶出去,消费者只认一泡一泡的茶,却不会去看克重。

悄悄地就多卖了茶,何乐而不为呢?

《4》

某次,在武夷山喝茶。

天心村村花的电话响了,外省的客户想买点肉桂,要配上包装。

她本能的介绍曰,“我给你的这款肉桂价格不贵,我建议一泡包10克,加上高档的包装完全可以拿得出手,现在那些品牌的高端茶都是这样包装的。”

看,到了茶农眼里,包10克的茶又多了一层含义,高端大气,可与品牌茶媲美。

他们带着模仿参照的意味,想用克数的多少来区分开茶叶档次的高低。

比如10克的茶,客人拿到手就觉得有分量,而8克一泡的茶,则直接被不懂茶的人划分到工作茶的范畴——直接从云端跌落。

商人的精明,茶农的仿照,让这10克一泡的岩茶,彰显出了不同的心理期许。

《5》

岩茶江湖里,总是有各种逐利之人在推波助澜。

像村姑陈和一些中规中矩的卖茶人,十年前一泡茶包8克,现下仍然包8克。

8克岩茶,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也在告诉茶客,“我的茶靠品质说话,不需要跟风加量,懂的人自然会懂!”

坚如磐石的品质,人人称赞的口碑,才是最高级的包装。

靠加量来提高销售额,并非长久之道。

花花肠子还是少一些好,多研究提高产品品质,才是品牌经久不衰的王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