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枪香茶:宋词与科举的诗意传承

发表时间: 2022-08-16 17:39

“旗枪”,是产于杭州一带、与“西湖龙井”不相上下的名茶。所谓“旗枪”,因其叶如旗、芽似枪而得名。这名字取的,真是诗意十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茶酒与诗词,有一种天然的紧密关系。

很多喜欢喝“旗枪”的茶友,可能并不知道,早在北宋初期的一首诗中,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几树枪旗茶霍靡,一溪鳞甲水潺缓。莺期别后闻余弄,蚕候归来见小眠。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这首恬淡自然、清新怡人的《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出自一位名叫程宿的少年状元之手。诗中将茶树枝芽喻为“枪旗”,大约是关于“旗枪”茶最早的说法了,表现出了程宿的过人想象力和不凡诗才。

程宿,乃衢州(今浙江开化县)人氏,端拱元年(988年)状元。有些地方志之类的资料称,衢州乃至浙江的第一位宋代状元,是柴成务。其实柴成务祖籍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县),只是寄居衢州而已。确切地说,程宿才是宋代的第一位衢州乃至浙江籍状元郎。

程宿自幼聪慧过人,而且特别爱读书学习,常常为了学习而废寝忘食。他的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出口成诵。有这样天赋之人,再加上刻苦努力,在应对考试方面,自然就有很大优势。

关于程宿的勤奋好学,有两个有趣的故事流传。第一个故事,是说程宿读书过于投入,常常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有次程宿在家潜心读书,饿了就随便吃点糯米糕充饥。当地人吃糯米糕,喜欢蘸芝麻糖。由于读书太过专心,程宿把砚台里的墨汁,当做芝麻糖蘸着吃完,竟始终不知不觉,弄了个满嘴漆黑。

第二个故事,是说在一个冬夜,程宿读书到深夜之后,感到寒冷刺骨。扭头一看,才发现取暖的火盆早已熄灭。于是,他赶忙拿起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挺远的一个尼姑庵,去寻火种点火盆。庵里的尼姑听到他的来意之后,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程宿被笑得一头雾水,呆在那里不知所措。尼姑就指着他手里的灯笼说,“找什么找,火种不就在你手里吗?真是骑着驴找驴啊。”一听尼姑这话,程宿方才从满脑子的诗词文章中回过神来。

程宿读书专心刻苦,“手提灯笼讨火种,墨汁当成芝麻糖”的故事,在他的家乡一带流传甚广。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不仅当做茶余饭后的趣闻谈资,还用来当作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用心做事的样板。

有才又用功之人,总是不会被机会所辜负的。本科考试中,程宿发挥出色,一举夺得状元称号。当时的主考官之一吕蒙正,很欣赏程宿的答卷,就拿去给另一位大臣王沔看。王沔一看,大为惊叹,连称“这个考生的文笔才华,简直就是杜牧再世啊!”

然而,程宿获得状元的过程,却一波三折。本科皇榜发布之后,有些落榜考生议论纷纷。他们认为,本科录取进士人数太少,其中必有弊情。因而,有人便跑到中央政府机关集体上访,要求重新组织考试,以体现公平公正的精神。

皇帝赵光义见事情闹得有点大,况且他也认为本次录取人数偏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便指示有关部门对落榜考生进行复试,增加了一些录取名额。复试之后,有些人还不满,不依不饶地继续上访申诉,并质疑程宿的状元称号。一个名叫叶齐的考生,还壮着胆子敲响了朝堂外的“登闻鼓”,告了御状。

对这些考生的疑似无理取闹之举,赵光义仍然没有恼火,他指派往届状元得主王世则等人,再次对落榜考生进行复试。有趣的是,因为厌恶叶齐的犯上行为,复试主考官出的作赋试题,是“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这次复试过后,又追加录取了一些人。对于告御状的叶齐,赵光义也没有难为,将他列入了录取名单。一次考试,折腾了三回,在科举史上实属绝无仅有。赵光义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表现得比较宽容、比较有胸怀一些。

对录取的全部新科进士,随后重新进行了“糊名”殿试,程宿再获第一。这下,其他人便再也无话可说。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方式阅卷,自此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并一直延续下来。所谓“糊名”,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此前在阅卷时,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是公开的,这就为凭印象取人、凭名气取人、凭关系取人打开了方便之门,极易出现徇私舞弊行为。据正史记载,继殿试采用“糊名”之后,宋代科举全面实行“糊名”办法,自淳化三年(992年)正式成为定制。

中状元的时候,程宿只有十七岁多一点,绝对称得上是少年成名。以这样小小年纪便高中状元,不只是在宋代,就是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少年程宿,是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能够创造这样的记录,真是不简单。

中状元之后,程宿进入中央政府机关从事文字秘书工作(翰林编修)。由于契丹经常惹是生非,当时大宋北方边境很不安宁。在程宿中状元的第二年,赵光义礼贤下士,专门就此征询了这位有才有识少年状元的意见。在回答皇帝质询时,程宿见解独到,有理有据,让赵光义很是高兴。于是,便委派程宿为特使,前往四川、陕西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视察安抚。

所到之处,程宿以礼待人,亲自到一些部落头人家中走访慰问。在对他们表示出足够尊重的同时,晓之以理,示之以威,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程宿的所作所为,让当地各个部族头领刮目相看,惊叹于年纪小小的他,竟有如此胸怀、如此见地。程宿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保持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后来,江西一带治安混乱,盗贼蜂起,民众苦不堪言。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程宿被任命为江西安抚使(非常设职务),兼管江浙一带的社会治安督导任务。到任后,程宿内外兼顾,大力整顿吏治,完善规范户籍制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积极减轻民众负担。不长时间,就使任区内社会治安形势大为好转。就在他像个救火队长一样,又被委派到乱子多发的益州(今四川盆地一带)招讨安抚之时,还没来得及到任便因病逝世。程宿去世时,还不满三十岁。

程宿是个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有志有为的好官。对于这位少年状元的英年早逝,朝野一片惋惜之声。程宿辞世后,不少官员文士纷纷撰文赋诗,以志纪念。其中有这样一篇挽词,简练准确地概括了程宿短暂不凡的一生:“名魁天下,义动朝中。六州都事,两袖清风。才超杜牧,节拟梁鸿。编修职肇,招讨疴终”。

“北山之北寄柴扉,茅屋参差倚翠微。老罢那知还做客,春深无奈苦思归。淹留恐复荒三径,潦倒宁堪护六飞。乘鹤双凫成底事,不应容易裂荷衣。”这首《旅舍述怀》,也是程宿的名作。其中有两个名词需要解释一下,“六飞”,称“六騑”,指皇帝车驾。“荷衣”,即荷叶制成的衣物,代指德行高洁名士隐者之服饰。此诗于纯真中见高远,于质朴中见深沉,寄托了程宿心系社稷民生的情怀,以及报效国家的宏大志向。

壹点号谷荻